世界体坛未解之谜,13亿人口的印度为何奥运成绩
文丨宗伟
东京奥运会的落幕越来越近了。
这对印度代表团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只拿到了两枚奖牌,一枚银牌,一枚铜牌,金牌都没有入账。
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3.6亿的大国,印度的奥运成绩为何如此糟糕?是印度政府对体育的投入不够,还是印度人真的不适合体育?
1
在8月1日的羽毛球女单铜牌赛中,印度选手辛杜击败中国选手何冰娇获得铜牌。
这是印度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二枚奖牌。一周前,26岁的印度举重选手查努在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获得银牌。
东京奥运会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日程。对于印度代表团来说,这意味着他们赢得奖牌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剩下的比赛中,印度的传统优势只剩下曲棍球了。印度女队2日击败澳大利亚晋级半决赛,而印度男队则在小组赛中排名第二,晋级下一阶段。圆形的。
目前,印度女队再夺奖牌的几率相当高。如果他们都表现出色,两支球队都获得奖牌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即使这两枚奖牌在手,印度一共也只有4枚奖牌。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3.6亿的大国,这样的成绩有点不合理。
要知道,印度非常重视本届奥运会,派出了史上最大的代表团,包括126名运动员和75名随行人员。
遗憾的是,金牌还很遥远。
如果今年的奥运会印度依然难觅金牌,那么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印度将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一无所获。
但是连续三届奥运会金牌都不是记录。
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印度连续六届奥运会金牌数为零;而在1984年至1996年的三届奥运会上,印度甚至有一枚奖牌。没听懂。
如果不是射手宾德拉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印度连续无金的历史可能会无限延长。
从更长远的历史维度来看,印度自1900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一共只获得了9枚金牌,比许多国家的金牌数还少。
2
为什么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如此困难?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说印度穷。事实上,研究指出,人均GDP与一个国家在体育赛事方面的成就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看看牙买加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人们是田径和长跑的大金牌获得者。
对于印度来说,这种灵魂拷问与中国男足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一样。有多种复杂因素。
印度的运动员选拔训练体制既不是中国的全国体制,也不是西方国家的市场化道路,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
简单来说就是大头付钱,小头付钱。
印度近50年来唯一的奥运冠军宾德拉,当年夺得金牌后,印度媒体吐槽不少,称印度对体育的投资太小气。当时,印度政府只为他支付了部分培训费,甚至还要他自己支付从德国到北京的机票。
今年,羽毛球女单选手辛杜被寄予厚望。印度官员只给她提供了训练场地。好在辛杜有知名度、有赞助,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训练。
在印度,只有一种运动有发言权——板球。
据统计,印度35%的人口是板球爱好者,板球已经成为印度的“国球”,吸引了最多的观众和商业赞助,全国体育资源也是最大的板球运动斜。
然而,板球并不是奥运会的正式项目。如果印度想申请举办奥运会,可以利用主办方的优势来增加板球。
从宗教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印度人追求精神修养。他们以吃素、禁欲、勤奋为荣,以吃肉、享乐、体力劳动为耻。
印度现任总理莫迪是最坚定的践行者。婚后他一直没有和妻子住在一起,所以他没事的时候就带印度人做瑜伽和冥想。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印度如何才能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3
东京奥运会开幕前两天,《今日印度》杂志发表了一篇以“希望与荣耀”为主题的文章,封面人物是辛杜,他说本届奥运会印度代表团的100多名运动员承载着超过13亿印度人的沉重希望。
查努夺得举重银牌回到家乡后,当地政府官员和民众都将她围得水泄不通,仿佛一个民族英雄回到了家乡。
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度人根本不在乎奥运奖牌。他们还希望他们的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赢得更多奖牌。
这就是印度的矛盾——一方面,它从文化传统上看不起体育,另一方面又希望拿更多的奖牌来展示印度的强大。
这几年,印度也意识到了体育输入输出的问题。
2014年,印度政府启动了“目标奥运领奖台计划”,重点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最好的帮助,包括训练场地、身心调理、日常咨询等。每月可获得5万卢比(约合人民币4343元)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