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焦虑”大可不必,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关键
董少鹏 《证券日报》副总编、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这个增长数据属于低速增长态势。不过,无论从整体数据看,还是从细分数据看,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看,所谓的“人口焦虑”都是不必要的。
前一段时间,对于部分地区人口负增长以及整体人口低速增长的各种分析比较多,主要是担心人口红利减退、社会老龄化加剧、生育和教育压力加大等等,其中夹带了一种焦虑心态。笔者认为,研究讨论人口问题还应当遵循科学精神,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客观看待数据,分清楚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伪命题。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兴旺发展的大国,没有必要制造“人口焦虑”。
我们看人口增长数据,不但要看绝对数量和百分比,还应关注结构上的变化。从此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到63.89%;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4%。这是我国城镇化、城市化的一个重大成果。下一步,要努力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随着城镇人口数量不断提高,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公共服务结构,提高城市运行和治理质量。
从统计数据看,由于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水平提高,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十年前的9.08年增长到了现在的9.91年;文盲人口与十年前相比减少了1690.6万人,这是不小的变化。调查还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了18.70%,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13.50%,有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这表明医疗水平、养老水平在显著提高。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比17.95%,比十年前上升1.35个百分点,高于整体人口增长率。这也表明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是偏积极的。
社会上对人口老龄化有各种担忧,包括养老资金不足、社会养老资源不足等。固然,这方面的问题应当充分考虑,也应当加强相关工作,但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大幅度改善,健康生活的理念显著提升,60岁以上甚至65岁以上的老人,与历史上的同龄人相比,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都要好得多,“不服老”“状态不老”的现象很突出。“年纪大人不老”是新时代的人口特征,不应当简单套用传统观念。既要做好养老保障,也要继续释放“老年人的人口红利”。
相对于从总体上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地区不均衡问题更值得注意。目前,东北地区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为6.98%,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加起来占比为65%以上,表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越聚集。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在相对落后地区增加产业增量,减少严重失衡。当然,区域协调发展也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均衡不等于平均,而是实现产业、人口与自然环境、经济禀赋相互匹配的协调。
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人们对经济增长、收入、就业前景的预期,直接影响人口流入流出的节奏和力度,而生活成本、营商环境、文明程度等也是影响人口流入流出的重要因素。适龄人口生育意愿也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人类历史来看,城市化提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口增长,这一点值得深入研究。重点是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调控城市承载量和空间布局。
“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就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我国人口增长大趋势和人口结构、质量的变化相吻合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更协调的产业结构、更均衡的公共服务、更丰富多元的就业岗位、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养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理念、经济发展理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口学理念、人的发展理念。所以,既不要制造“人口焦虑”,也不要炒作“人口焦虑”。扎扎实实落实新发展理念,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