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曹操屯田制是利是弊?看看魏国人口就清楚了,

三国时期魏、蜀、吴群雄并起,可是在乱世之中想要获得发展,必须得到大量的人口以及土地和粮食生产才是最重要。这三个国家当中,曹操率先实施的屯田制,是不少历史学者智商研究的对象,那么魏国实行的这项土地制度究竟是利是弊?就让小编为大家分析。

196年曹操以控制汉献帝刘协,明面上还是汉室丞相但早已是“王”。曹魏所辖土地适合农田耕种地广人稠,曹操与手下谋士商议之后,奉汉室之命广招流民让其都有地可种。屯田制将士兵、百姓按照人数数量,给予大小不一的土地进行耕种。比如军队按照每60人为一组,通过分得的土地每年向官府真交多少粮食税收,余下的归个人所有。

这样魏国的土地全部集中,并且做到人人都有土地耕种,不会发生太大的叛乱。并且拥有屯田制度的人单独划为另一种派系。类似于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包干”,曹操另辟蹊径,只要是自愿得到曹魏土地的人,那么他今后将无法与平民百姓同婚,并且子孙后代也是要守着这块地过下去。只要曹魏一天不灭,这项制度便会留存下。对现代人而言,这样的方法太过死板严肃,但是对于当时的平民百姓,守着一块地按时收成,除去必要的开支税收,剩下来的钱粮足够一家老小日常吃喝,这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

到了公元210年。有不少蜀国百姓慕名前来投奔曹魏,大量人口源源不断汇入魏国。根据晋书以及《三国志注》所记载,三国后期魏国总人口大约是1000万,东吴和蜀国加起来也没有到达这个人口数字,套用句非常老土的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曹魏有饭吃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才会不辞劳苦,甚至冒着战乱的风险,不远千里迢迢来到中原投奔魏国。

曹操的屯田制是有霸权主义的存在,但是效果却非常好,不仅能带动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到其他两个国家的移民,此消彼长之下魏国势力日渐庞大强壮,蜀国则因内忧外患实力不断萎缩,甚至地处偏远的蜀汉家底被耗干,诸葛亮所采取的经济制度,私铸钱币导致国内民不聊生、物价膨胀。没有活路的百姓就像今天的难民一样,投奔其他发达国家,曹魏就是这些平民百姓逃离目的地。

蜀国人员流失现象最为严重,才会首先被消灭东吴其次,魏国只是坐享其成守着土地过活,将大方向调控妥当就无任何问题。后期曹氏族人没能控制司马家族的野心膨胀,最后被反噬自身,可是屯田制度让曹魏士兵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粮食能够自给自足,打仗不会为了物资犯愁。

家底孱弱的蜀汉经过数次北伐,早已无力支持。魏国的屯田制简直是乱世之中的一剂猛药,让这些平民百姓无不心向往之。宁愿冒着丢掉脑袋的风险,也要得到土地耕种,这诱惑力是在太大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撰稿人:扬州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