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看人口流动: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 | 城
(往期回顾第2期 李铁:在中国为什么叫“城镇化” 而不是叫“城市化”? | 城市百问)
前言
目前,中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增长期,我国规模城市总数达到世界首位,城镇人口数量已占据总人口数的60%。在取得了这些成绩的同时,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却愈发突出,宏观经济与城市的发展问题联系也愈加紧密。城市债务增加,金融风险压力巨大,城市转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当如何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如何做好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如何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增加就业和进行产业的空间布局?如何避免更严重的危机和风险的发生?这些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寻找出解决的方法和答案。于此背景之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设立《城市百问》栏目,利用我中心优质学术研究力量,试图解答城市发展、城市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并将就城市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我们的分析方法,供读者参考。
希望所有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在本栏目下留言,提出有关城市的各类问题,以便我们及时解答交流。
编者
总第三期
本期作者:范毅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设计部主任,研究员
为评估农村人口在城乡间、区域间的流动状况,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中国联通智慧足迹联合组成课题组,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农村人口流动状况进行了分析。课题组选择了东部地区的山东潍坊、东北地区的吉林四平、中部地区的河南南阳和湖南衡阳、西部地区的四川南充和陕西渭南等6个案例地区进行分析,我们以春节期间在农村的人口作为对象,分析了2017年和2018年春节前后农村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状况,共计209万个样本。
春节期间在农村的人口根据常住地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方向:一是常住本地农村(以下简称农村),二是常住本地县城(含县级市,以下简称县城),三是常住本地地级市的市区(以下简称市区),四是常住省内其他城市(指省内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外的城市,以下简称省内),五是常住本省的省会城市(含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会),六是常住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下简称一线城市),七是常住省外其他城市(以下简称省外)。
节后根据常住地的变化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节前在外节后继续外出的人口;二是节前在农村节后继续在农村的人口;三是节前在外地节后在本地(地级市)的人口,我们称之为返乡人口;四是节前在农村节后在城市的人口,称之为新增农村外出人口。课题组对六个案例城市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分析,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1、接近一半农村人口选择外出。从2017年及2018年春节前后数据来看,已有接近一半的农村人口选择外出,2018年春节后农村人口外出比重最高为49.48%, 2017年春节后为48.9%,总体来看农村外出人口比重接近一半,这部分人口常年离开农村,常住地也在城市,并统计为城镇人口。从两年的比重变动来看,农村外出人口比重在稳定中保持了缓慢增长态势,我国城镇化整体上还处于上升态势。
2、农村外出人口流向结构分析。超过三成农村人口选择留在本地城市,约两成人口是选择留在本地县城(含县级市),另外约一成人口是流向地级市市区。2018年在农村外出人口中,留在本地城市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41个百分点。接近三成农村外出人口流向一线和省会城市,其中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的数量基本相当,大约各占15%,但2018年流向一线城市的比重下降了0.62个百分点。另外,还有约一成的农村人口流向省内其他城市,约有三成人口是流向省外。
3、农村新增外出人口分析。2017年和2018年春节后,案例地区农村新增外出人口占春节前农村常住人口的10.17%和10.95%,外出势头持续。从农村新增外出人口的流向来看,新增外出人口更倾向于留在本地城市,约四成人口是留在本地,比农村外出人口总体情况高8-9个百分点。而农村新增外出人口流向一线城市的比重约为9%,比农村外出人口总体情况低约6个百分点,而且占比比上年下降了接近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