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发布会现场 本网记者 时晓莉/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时晓莉)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刘向兵、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赖德胜出席发布会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高文书、副研究员程杰、副研究员赵文就绿皮书内容先后作主旨报告。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人口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完成了人口转变,人口质量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口流动高度活跃,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丰厚的人口红利。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当前劳动力增长处于停滞;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减少和老年人口加速增长,导致人口抚养比将会持续提高;以老年人口增长为主导力量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这些趋势性的转变不仅直接改变了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一年。绿皮书指出,就业形势稳定至关重要,就业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妥善应对过去几年化解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风险过程中积累的潜在就业影响,积极做好就业转移、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相关工作;二是监测贫困人口和脱贫家庭的就业状况,继续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增强脱贫攻坚成效;三是关注人口净流出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等就业形势,防止出现局部性大规模失业;四是继续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同时关注退休返聘或再就业人员、农村迁移老年人再就业等新现象,落实相关就业政策。

为应对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所带来的各项挑战,我国要做好数字经济大环境下就业服务的顶层设计,推动从工业经济的“千人一面”到数字经济下“千人千面”的转变,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跨越发展。为了激发数字经济的全部潜力,政府要完善就业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制度和政策的灵活性与普惠性;要重视数字人才培养、数字技能培训,加强数字人力资源开发;要构建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优化就业服务体系;要努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掘数字经济的就业创造能力。

绿皮书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已经出现了几个重大转折,在未来一个时期内还将出现新的转折性变化。这些趋势性的转变不仅直接改变了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劳动力变化趋势的转折

在过去的一个时期里,中国经历了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曾经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曾经是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基础。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供给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其次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联合国中方案预测结果显示,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将持续地加速减少,到2050年将减少2亿人。劳动力转为负增长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变数,不仅给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带来结构性转变,同时也对各种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的转折

人口抚养比变化的转折点出现于2011年,抚养比从前一年的34.2%提高到34.4%,从而终结了持续了30多年的下降过程。导致这个转折性变化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缓慢。另一个原因是老年人口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减少和老年人口加速增长,人口抚养比将会持续提高。此外,政策调整后的生育率回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少儿抚养比,因此人口抚养比提高的幅度将会进一步加大。根据联合国中方案预测结果,未来的40年里,少儿抚养比基本上是在22~25之间窄幅波动,而老年抚养比在2060年之前一直保持上升状态,并在2028年左右超过少儿抚养比,成为决定总抚养比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

作者简介

姓名:时晓莉工作单位: